天津市津南区图书馆2018年度计划
一、继续开展基础业务工作
(一)继续做好图书的日常流通工作和办证工作。熟练运用现代技术,优化流通管理。
(二)做好新书采购、编目工作,及时投入流通。继续做好地方文献的征集、整理工作。
(三)做好各种读者服务工作。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,包括参考咨询、资料代查、无证阅览等。
(四)采取文献资源的保护措施,做好藏书工作。对本馆和通借通还两部分流通图书及时归架整理,并对残破图书进行修补等。
二、配合上级相关部门,采取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,全力搞好全民阅读活动
(一)继续开展“沽上讲堂”“亲子伊甸园”“好书伴我成长”等品牌活动。
(二)继续利用节假日、特殊纪念日等进行主题读书系列活动。
(三)多手段、多途径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。
三、进一步推进图书流动服务点建设和分馆建设
(一)加强图书流动服务点建设,继续提供送书服务,打造精品图书流动服务点。
(二)加快图书馆分馆建设,积极发展具备条件的学校、部队、机关、企业图书馆(室)、职工书屋、文化室等成为图书馆的分馆。
(三)挖掘多方资源,寻找更多适合的合作单位和机构,促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。
四、推进数字图书馆等创新型服务的开展
(一)微信图书馆的扩容升级。完成微信图书馆的扩容升级,包括电子读者证、在线办证、活动报名预约、我的图书馆等一系列新功能的部署,完善微信图书馆的功能,使微信图书馆真正成为我馆对外宣传服务的重要渠道。
(二)统一检索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搭建。完成我馆所有数字资源的整合,实现数字资源的统一检索,跨库检索功能,同时实现各资源库,各登录平台的统一身份认证,方便读者获取我馆的数字资源。
(三)RFID系统的搭建。实现RFID新技术的应用,完成本馆的RFID自助借还系统的部署,实现读者自助便捷的借阅服务。
(四)城市书房(24小时自助图书馆)建设。完成不少于2个城市书房(24小时自助图书馆)的建设,完善本馆的阅读服务网络,将图书馆的服务触角延伸到各地,逐渐形成15分钟阅读圈的建设工作。
(五)充分利用电子阅读机和馆内数字资源,发展数字阅读、移动阅读等新模式。
(六)协调建设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,建设具有津南区地方特色的文献数据库,不断发掘津南优秀历史文化,加强对外文化交流,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站、公共微信平台、微博、特色库发布系统让津南文化走出去。
五、继续运用各种手段宣传图书馆
通过微信公众平台、新浪微博、歌德电子借阅机、津南区图书馆网站、图片展览、电子大屏等宣传载体做好图书馆宣传工作,并根据图书馆服务内涵的深化,通过图书馆网页、制作宣传牌、新书宣传、资源推介等宣传介绍图书馆的各类资源,吸引读者到馆体验。
六、做好并轨工作的全面对接
完善与市馆的系统并轨工作,保障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,完成原有软件与新系统的数据对接工作。
七、其他工作任务
完成上级交代的各项任务,做好各种统计报表填写工作,并做好安全、防火、防尘、防盗工作和设备管理维护工作。